上海威士忌时尚生活国际烈酒展会

发布于:2015-03-08 14:18


威士忌时尚生活国际烈酒展在今年再次登陆上海,而我们将首次将展览带到首都北京。去年,在场各位的鉴赏水准都让我印象深刻。中国似乎在很短的时间内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我仍然注意到一些所谓的威士忌酒客在品鉴时犯了一些新手会犯的错误。展览没有所谓“对”或“错”的参观者。有人以为,初识威士忌的人只有装得很懂的样子才有资格和我们同处一室。这完全没有必要。威士忌时尚生活国际烈酒展的初衷是教育、鉴赏和乐趣。
如何品鉴威士忌呢?第一件事就是要弄明白的鼻和颚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在评价威士忌的过程中我们的鼻子非常重要。比起我们的颚,嗅气入鼻往往能给嗅觉系统提供很多讯息,而味蕾在品酒过程中通常都是第二感官,品尝仅仅是在证实鼻子已经传达给我们的讯息。这就是为什么玻璃杯如此重要。今年使用高脚杯进行品鉴,它能更好的引导气味进入我们的嗅觉器官。高脚杯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让我们用手的温度温热威士忌。用一只手托住盛装威士忌的酒杯的底座,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手掌覆盖住杯口。这样会使威士忌的温度上升到25ºC左右,在这个温度威士忌就“打开”了。较高的温度会激活嗅觉上皮,使得同系物更易于分辨。这一技巧的好处在于我们不用往威士忌里加水稀释口感(这样做会产生不良反应,比如,对于用雪莉酒熟化的威士忌),就能很好地辨闻威士忌。
其原理是什么呢?当我们去闻威士忌的时候,它的芳香会上升到我们的嗅觉系统中,溶解在粘液中并且通过嗅觉受体处理。这种讯息会在嗅球中传播——这是大脑中紧邻储存记忆的海马体的一个区域,能够记住气味。大体来说,这就是为什么气味经常能够唤起久违的记忆。所以经常是在我们描述一种威士忌的时候,我们是通过自己的记忆来区分不同的同系物。这就是和友人一起品鉴威士忌的乐趣所在:理论上,任何两种记忆都是不同的,每一个品鉴者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描述词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参照点。例如,每当我品鉴18年格兰威特的时候,我就会想起德梅拉拉蔗糖包裹的菠萝,这是一段来自我童年的美好记忆。这一点在中国尤其重要。文化参考是完全不同的。我经常遇到一些中国调酒师,他们企图选择一些“可以接受的”威士忌描述词汇,即便他们对此没有任何可供参考的经历。对于那些完全没有圣诞经历的人来说,“圣诞蛋糕之味”是毫无意义的。他们没有意识到的就是,根本没有圣诞蛋糕这种东西!最好的品鉴笔记来自于怀旧之情,这些笔记可以是饱含诗意的、生动的、带着浓烈的主观色彩,且尽量摒除一切笼统且模糊的词汇:“干果”,“绿苹果”,“烟熏味”,“复杂”,当我们将一种威士忌形容为“复杂”的时候,我们究竟想表达的是什么呢?很多时候,人们使用某些“安全词”模棱两可,含糊其词,这些安全词实际上没什么意义。关键是建立自己的词汇库和参照点——一个对你来说有实际意义东西。如果一种威士忌让你想起了台湾菠萝蛋糕,或是你奶奶的衣柜——那就这样说出来!在麦芽威士忌中存在超过400种风味元素——每一种都需要一个中文描述。
接下来是口味。这里给一些建议:不要在开始阶段就直接尝试重泥煤或是辛辣的黑麦波本威士忌。还有避免尝试重味雪莉威士忌,例如,18年格兰多纳。而是在一开始的时候去尝试一些较为温和的入门级威士忌——例如,新出品的杰克丹尼27号金标或经典格兰杰。还要记住去去除颚部异味 ,我用的是火龙果。此外,无论用哪种方式,当我们品鉴威士忌的时候,我们不只是在找寻口味——想想质感:是火辣尖锐的还是圆润柔顺的?是干燥紧致的还是顺滑醇和的?还要思考一下结构。问问自己:这种威士忌有在讲故事吗?——换句话说,有开头、中段和结尾吗?如果有的话,把它描述出来。也许前段是甜蜜的,而结尾是辛辣干燥的。想想威士忌的余味是怎样的——描述一下它的长度:短、甜、长和辣,还是介于其中。